链上发力,白鹅产业一路“高歌”
今年以来,金安区不断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新建六安白鹅高端绿色食品加工园项目,推动鹅产品加工集聚;在双河、孙岗、施桥、张店、翁墩、东桥、先生店、中店等乡镇新扩建白鹅养殖基地,新建扩建鹅舍面积5万平方米,新增白鹅饲养量30万只。今年,全市新改建5000只以上鹅规模养殖场71个,创建部级鹅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家、省级9家。2023年,全市白鹅养殖场(户)9万余户,其中年出栏千只以上规模养殖场216家,年出栏万只以上规模养殖场13家。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市还在皖西学院挂牌成立鹅产业学院,六安市农科院和皖西学院共同组建(鹅产品)研究院,与江苏省农科院签订《合作意向书》,明确将“建立皖西白鹅繁殖性能提升与良繁体系”作为重要合作内容。目前,全市有皖西白鹅国家保种场1家、省级保种场4家。国家水禽(皖西白鹅)良种扩繁推广基地1家。
向上巩固加强白鹅保种选育养殖,向下延伸白鹅相关产业。依托皖西白鹅优质羽毛原产地优势,六安兴龙体育用品公司在裕安区新安镇着力打造品质优良的体育用品。公司年产成品羽毛片6亿片,羽毛球40万打左右,主要销往南京、贵州、马来西亚、丹麦等国内外市场,年产值两亿多元,利税达1000万元。
为了进一步提升工艺水平,日前企业投资新购入4台自动化排毛冲毛一体机,取代过去的人工选毛,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下一步,我们将依托优良的白鹅品种,把皖西大白鹅的羽毛作为主要原料,不断创新与改进生产技术,生产出广大羽毛球爱好者喜爱的高品质多档次羽毛球。”六安兴龙体育用品公司负责人李星星表示。
鹅绒被称为羽绒中的“软黄金”。走进六安海洋羽毛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厅,以皖西白鹅羽绒等为原材料加工生产的家纺服装类产品比比皆是,通过企业的研发、加工和创新,让小羽毛做出大文章,成为皖西白鹅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我们这床羽绒被完全使用的是我们当地皖西白鹅的羽绒,羽绒含量基本在95%以上,蓬松度和洁净度都比别的羽绒产品要高,我们今年的产量基本在60万床。”六安海洋羽毛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文军一边展示着手中的产品,一边介绍鹅绒的“特别之处”。
近年来,我市印发《六安市加快鹅产业跃迁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依托皖西白鹅特色产业,打造“孵化—育苗—饲养—宰杀—鹅肉加工—羽毛羽绒加工”的一体化产业链条,推进鹅产品生产加工产业园建设,加大羽绒羽毛产业链培育力度,做精做优产业集群。据统计,全市现有专业白鹅屠宰加工企业4家,设计年屠宰能力3000万只,已建成羽绒羽毛交易市场24个,培育羽绒羽毛规上企业5户,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前三季度全市羽绒羽毛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9.1亿元,同比增长30.9%,高于规上工业产值增速23.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0亿元,同比增长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