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风故事 | 张贤约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六安好家风》 发布时间:2024-11-25 16:00
字号: 下载 打印 收藏

张贤约,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人,开国中将。张贤约不仅是作战勇敢的一名虎将,而在治家上也是“一把好手”,长期从事后勤工作,用优良作风彰显良好官德。

1952年8月,张贤约接任西北军区后勤部部长职务。军区后勤部自1950年成立以来,经过两年的建设,各方面的工作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由于处于初创时期,西北军区进军边疆、剿匪、生产、稳定社会等任务十分繁重,后勤业务建设没有走上正常轨道。加上进城后一些干部艰苦奋斗观念开始淡漠,贪图享受的风气逐步抬头,严重影响了后勤工作的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对提高后勤人员的思想觉悟,抵制和纠正不良倾向,保持和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等优良传统,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运动初期打击面过大,方式方法上也有些过火和简单生硬,从而伤害了一些干部,影响了同志关系。因此,张贤约到任时,不少业务工作尚未恢复正常,人员思想也比较动荡,弥漫着猜忌、观望、戒备等消极情绪。他虽然集部长、政委职责于一身,大权在握,但心里很清楚,跳光杆舞是不行的,要把工作搞上去,必须群策群力,把后勤部现有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三反”运动结束后,后勤部有一批干部被挂在一边,各业务部门汇报时都反映缺人手,要求调进干部。张贤约感到奇怪:自己的干部压在那里为什么不用?为什么舍近求远?细一了解才知道,虽然这些人的情况都已搞清,但由于里面夹杂着一些人事关系方面的矛盾,所以未被完全解脱,这些干部也都一肚子意见。张贤约认为事情不能久拖不决,把干部扔在一边就是对人家的不负责任。他决定把后勤部的干部用起来,不管是来自哪个山头,也不管运动中曾被打成什么“老虎”,只要问题搞清楚了,就要量才使用。这些干部很快重新任职,怨气消了,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张贤约对干部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惟才是举的公道正派作风,赢得了上下的信任,一度存在的相互隔阂猜疑、思想涣散的状况很快得以扭转,后勤部机关出现了团结稳定、积极向上的新气象。

建国后进了城,不少干部思想上松了弦,不愿再过艰苦生活,觉得该改善改善了。加上供应工作中存在粗放管理和大大咧咧的游击作风,使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的现象一度比较严重。张贤约多次教育大家要认真汲取经验教训,勤俭办事,厉行节约,严格执行标准制度,堵塞管理漏洞。生活一贯简朴的张贤约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他从自己就餐的小灶入手,规定了明确的伙食标准,取消了饭菜以外的一切特殊供应。即使是接待他多年的老战友、新疆二十二兵团副政委饶正锡这样的客人吃饭,也不过加了两个炒菜而已。他的烟瘾很大,但都是自己掏钱买烟,平时他和家人依然像在新疆一样分灶吃饭,他吃小灶,妻子杨益华吃中灶,孩子们吃大灶。

在张贤约的带动下,后勤部机关上下形成了公私分明、艰苦朴素的良好风气。一天,副部长夏耀堂正在办公,七八岁的儿子夏毅放学后来到他的办公室,看到办公桌上的笔筒里插满铅笔,不禁掏出来把玩。夏耀堂让他放回原处,他提出用一支写作业,夏耀堂不答应,他就吵闹起来。夏耀堂无奈,只好掏出钱,叫通信员领着儿子上街另买了一支。

张贤约的夫人杨益华既是一位革命者,又是一位贤妻良母。她一直跟随张贤约转战大西北,曾担任过机关直属队的指导员、政治协理员等职务,虽没有直接在前线拼杀,却也为作战胜利做了许多辅助、保障性工作,跟随着丈夫过着居无定所的艰难生活。到了大西北,恶劣的自然条件,使杨益华身体状况受到严重损害。1955年军队实行制度改革,杨益华与大多数女军人一起被安排复员退伍。

张贤约、杨益华自我约束很严,一向公私分明,廉洁奉公。他们每次搬家,只要属于公家配置的东西,大到沙发、地毯,小到窗帘、烟灰缸,总是全部留下,一件不少。在他们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孩子们从小养成了勤劳俭朴、正直无私的思想品格。大女儿张阳阳上中学时,品学兼优,年年被评为优秀生。1962年总政组织对驻京部队高级干部在校子女的思想表现进行调查,张阳阳被列为表现突出者之一。时任总政副主任的徐立清得知后,专门给老战友张贤约打来电话,欣慰地说:咱们的孩子有出息!

张贤约在总后工作期间,先后配过五任秘书。他们兢兢业业地工作,但无一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与一般工作岗位相比,谁的职务也不曾得以破格晋升,有的在确定职务时比同资历的人还低了一级。许多年后,几位秘书谈起在张贤约身边工作的日子均感到幸运,表示无怨无悔。“跟着老首长工作,学到了许多做人道理,这比什么都宝贵。”担任张贤约最后一任秘书的孙兆昊这样说。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