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送《中共六安市投资创业中心党组
2024年全面工作情况报告》的报告

浏览次数:262信息来源:市投创中心发布时间:2024-12-20 16:19
字号:

市委:

现将《中共六安市投资创业中心党组2024年全面工作情况报告》随文上报,请审示。

 

 

 

                                20241219

 

 

 

中共六安市投资创业中心党组

2024年全面工作情况报告

 

2024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投创中心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市委全会精神,锚定增速居前列、总量上台阶目标,把先进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把开发园区作为主要平台、把招商引资作为主要抓手,持续推动项目招引建设提质增效。获评2023年度市直双拥创建考评结果优秀单位、六安市政务公开示范单位、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第十二届六安市直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凝心铸魂夯实根基

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探索党建引领招商事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培育打造党建引领,招商先锋党建品牌。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理论学习。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等列为重要专题,充分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导向作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制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党支部年度学习计划,组织开展党组会第一议题学习21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12场、研讨交流3场,党支部集中学习12场、研讨交流7场、专题党课2场、主题党日11场。将党纪学习教育作为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强化纪律规矩意识的重要抓手,成立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专班,制定《关于在市投创中心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全面对标对表,明确15条重点举措,进一步增强纪律意识、强化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确保做到真抓实学、学有质量、学出实效,为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二是深化从严治党,筑牢廉洁防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部署,制定《六安市投资创业中心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六安市投资创业中心廉政风险点》,组织召开全员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作专题党风廉政党课报告,把全面从严治党及党风廉政建设要求融入分管领域业务工作,明确主体责任、风险等级和防范措施,细化分解任务,查找廉政风险点35个,全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巩固和加强作风建设治理成效,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微杜渐。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规范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有力武器,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三是深化学用结合激发内生活力。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梯队培养建设,深入打造人才锻炼平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人,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及时科学调整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推行领导班子“AB工作制度,提升中心班子成员补位意识、协作意识。在中心内部创新性开展产业授课活动,干部职工各领一个产业细分领域课题,围绕是什么、有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思路,认真分析、实地调研、深入研究,目前累计开展授课17,形成专题报告17篇,有力提升干部队伍项目研判水平和产业招商能力,形成的招商参考报告《光伏电池产业现状及下一步招商方向》获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四是突出宣传引领,加强阵地建设。成立中心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学习培训、阵地管理、对外宣传、队伍建设等具体工作,坚决守好责任田,累计组织专题学习和意识形态工作研究6次。以政务网站为主阵地、政务新媒体为新型阵地,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累计发布各级政策方针、决策部署以及六安市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等信息报道1400余条。加强政务信息宣传,累计向省、市两级党委、政府信息平台报送招商引资经验做法、成果成效类信息40余条,其中30余条被采用刊登,多角度、多层次宣传展示我市招商引资举措成效,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启动六安城市招商宣传片拍摄工作,多措并举讲好六安发展故事。

五是增强服务意识,密切联系群众。完成新一轮驻村干部选派轮换工作,以党建联盟建设为牵引,定期走访结对帮扶村,开展政策理论宣传、考察慰问等活动,积极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小光伏电站、农机合作社等已建成项目稳定发挥效益,协助村集体加快黄牛养殖、育秧工厂等项目实施进度,对接争取渠道、桥梁、路面改造等双基建设支持,会同村两委有序推进二轮土地延包试点、秋收秋种、新增耕地等重点工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三年突破百万。引导党员干部深入社区、深入群众,开展政治宣讲、文明共建等活动,先后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次,人均志愿服务时长12小时以上,不断深化与社区文明共建,服务创建文明城市。运用现代化手段,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办理国务院互联网+督查4件、12345市长热线18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同时,落实落细巡视巡察整改、工会、综治、双拥、人事、财务、保密、公文流传、档案管理、干部教育、值班应急等工作,持续提升队伍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二)坚持真抓实干,推动招商提质增效

1-11月,全市新签约固投亿元及以上项目342个、固投总规模703.87亿元,其中,10亿元及以上项目15个、固投总规模197.78亿元,30亿元及以上项目2个、固投总规模60亿元。全市新开工项目287个,其中:新签约新开工项目259个,续存新开工项目28个。

一是统筹谋划,优化顶层设计。明晰招商引资工作导向,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措施》,突出县区、园区招商责任主体,明晰市直部门服务保障职责,形成市县两级协同联动一盘棋。严格贯彻落实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决策部署,废止不符合新时期要求的招商政策,起草《关于新形势下招商引资相关政策的研究》,指导县区更好适应招商新形势新变化,推动政策过渡期内项目签约不停滞,为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切实发挥在外人才协会人力人才资源组织优势,与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工作局联合印发《关于更好发挥市在外人才协会在招商引资中作用 助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强化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聚力服务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推动双招双引走深走实。

二是聚焦主导,深化产业研究。进一步明晰招商主攻方向,与专业研究机构合作,编制《六安市投资环境白皮书》,梳理我市现有优势资源,解构我市主导产业发展现状,找准与合肥、上海等地产业链交叉点、互补性;梳理分析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产业外溢、企业外迁情况,深入研究我市迁入企业情况及迁出企业原因,进一步聚焦主攻区域,补齐自身短板,推进敲门招商。加强项目谋划,结合各县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编制延链强链补链重点招商项目41个、拟投资总规模近600亿元。1-11月,全市新签约主导产业领域亿元以上项目237个,主导产业契合度达69.3%

三是定向外联,深化精准招商。市投创中心发挥排头兵作用,筹备陪同市委、市政府领导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对接翌晶能源、展飞电子等企业,形成以上率下真招商、招真商的浓厚氛围;抢抓投资安徽行等活动契机,积极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进博会等经贸交流盛会,先后接待杭州市安徽商会、六安市在外人才协会上海分会、安徽省温州商会等商协会来六安实地考察,指导各县区赴合肥、沪苏浙等地举办招商活动20余场,与重点地区商协会常态化开展互动互访,广泛捕捉优质项目线索。1-11月,全市新签约合肥及沪苏浙地区固投亿元以上项目185个、同比增长36.0%

四是组建队伍,增强专业力量。完善专班工作机制,整合组建以市级领导担任组长的六大产业推进组,聚焦上下衔接、产业研究、项目保障、为企服务相关职责,统筹推进新兴产业发展,1-11月,全市产业推进组在省平台共录入项目859个,总投资2230.9亿元。调整优化驻外招商力量,制定《六安市驻外招商联络处工作方案(2024年版)》,新设深圳招商联络处,加强北京、上海2个常设驻外机构和武汉、合肥2个区域招商联络处力量配置,发挥驻外队伍桥头堡”“先遣队作用,嵌入式搜集优质线索、对接项目资源,全市驻外招商联络处共对接有价值项目信息99个,其中12个项目已签约。

五是强化督导,提升落地质效。出台《六安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部门联合预审办法(试行)》《关于开展招商领域小切口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拟落户重大项目实行联合预审,对项目论证、签约落地等工作流程不规范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严把项目准入质量关,提升项目落地成功率,1-11月,共召开市级招商项目预审会7场,预审重大项目9个。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编制项目要素保障白纸、落地流程图,优化项目推进计划表、明确关键节点时限,压茬推进项目建设,目前610个在库签约项目均已编制推进计划,提速项目落地转化率。实行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月调度机制,今年以来提请召开全市招商引资调度会议11场、印发全市招商引资情况通报10期,自上而下传导压力、激发招商动力。实行解剖麻雀工作法,共调研8个县区推进缓慢项目89个,查摆要素保障、包保服务、投资纳统等方面存在问题,形成专题报告,指导县区剖析根源、制定措施、举一反三,推动项目尽快达效。

二、2025年工作要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市投创中心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趋势、招商引资新形势,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持续创新招商工作方式方法,助推六安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党建引领赋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第一议题制度对发展的引领与推动作用,坚定不移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推动党建与招商业务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二)重塑招商引资体系。紧盯明年重点改革事项,积极应对招商引资新态势,起草出台《关于重塑招商引资体系的若干措施》,统筹定思路、理机制、教方法。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突出项目落地、企业成长、要素保障、场景提供等企业关注点,遵循科学决策、总量平衡、对等约束和序时兑现等基本原则,制定合法合规、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学习借鉴先发地区经验做法,支持各县区积极探索实践、有序开展公司化招商改革,以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推动改革举措落实落细。

(三)拓宽招商引资方式。围绕我市主导产业,优选契合发展方向的重点细分赛道,紧盯关键环节开展产业链延强补精准招商。充分挖掘本地龙头企业增资扩产、配套协作需求,鼓励配套企业协助引进链主企业,深化以商招商。促进招商部门与国有投资平台、金融机构深度合作,联合开项目研判、基金组建及投放等,推进招投联动强化驻外招商机构与开发区的互动合作,推广敲门招商经验,高效推进驻点招商。

(四)深化区域协同协作。加速推进合六同城化与上海六安对口合作,立足驻外联络处和商协会资源,主动靠上去、深入融进去,建立健全会商研判机制及常态联络机制,持续深化合作。谋划以开发园区为推介主体、主导产业为推介重点、延链补链为推介核心的小型专题推介活动,主动做好合肥、上海等地承接文章,深化节会招商,推动更多更好项目落地。

    (五)推进项目提质增效。绕项目从签约至投产全过程,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根据项目实施节点与投资进度规律,进一步优化推进计划,提前谋划、主动介入,及时保障要素需求、全程跟踪帮办服务,加速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运营,力争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无缝接力。参考县区经济体量、发展水平、招商实绩,科学设定县区目标任务,突出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