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野味、革陋习,文明餐桌助战“疫”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安徽日报 发布时间:2020-03-06 11:16
字号: 下载 打印 收藏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今后,我国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违法者将受到重罚。

关于禁食“野味”,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为何总是有人陋习不改?“有的人对山珍野味有一种特殊的喜好,除了迷信其营养、贪图其口感外,有时还是为了炫耀身份、显摆地位。”省现代徽菜文化研究院高级技师尹亲林说。受不良饮食文化观念影响,一些消费者对“食用野生动物能滋补身体”的说法深信不疑,再加上野生动物的稀缺性,吃“野味”在他们眼中成了“有面子”的高档消费。

滥食“野味”的陋习源于观念落后。事实上,早已证明野生动物不仅没有特别的营养价值,而且还携带大量寄生虫甚至病毒,滥食野味的危险正在于此。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滥食野味问题,一些省市均已出台相关条例,回应了民众的关切。“在全社会倡导文明用餐,弘扬科学健康的饮食理念,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关乎全社会成员的生命健康安全。”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




禁食“野味”,革除陋习,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有更加清醒的认识。“透过这场疫情,也让很多人体会到健康多么重要,文明的生活方式多么重要。”泾县文明办主任汪勇说。在泾县山区有一些“老猎户”,平素固守着“靠山吃山”的旧观念和“野味上桌”的老传统,但是,通过当地相关部门持之以恒的宣传和引导,增强了生态保护和文明安全意识,72名“猎户”主动上缴铁夹弓、电捕器、背负式汽油灯等猎具。

国家立法禁食“野味”固然重要,宣传和引导等配套工作同样必不可少。“此病何从来?皆因吃野味。一饭掷千金,人前夸富贵……”涡阳第一中学离休教师、现年88岁老党员杨光创作《禁食野味歌》,倡议从自身做起、摒弃陋习、禁食“野味”,养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争做文明公民。安徽同川律师事务所鹿冬生律师认为,禁食“野味”不应仅仅停留在法律规定上,而应深入普通群众心里,否则,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执行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可以引入更多的社会力量。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逐渐提高,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具有强烈的意愿、充沛的精力和充足的财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降低政府的运营成本和工作难度。




禁食“野味”人人有责,宣传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次疫情不但引发了我们对生命、健康的思考,也引发了我们对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合肥市六安路小学翠微分校老师孙晶说。六安路小学翠微分校开展“牢记疫情之痛,保护野生动物”主题活动,并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用实际行动敬畏自然,共同守护家园。

禁食“野味”就是承接文明。文明始于心,健康始于行,倡导文明健康饮食理念,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要从每个家庭的餐桌做起,从每个人管住自己的嘴做起,只有这样的理念深入人心,才能让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