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产业链助推乡村振兴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皖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9-07-11 10:11
字号: 下载 打印 收藏
  

近年来,叶集区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加大扶贫产业开发,大力发展江淮果岭、木竹加工产业,抓“双基”、促均衡,帮助贫困户脱贫。2018年,叶集区有9个贫困村出列,2326户、4982人脱贫摘帽,全区贫困发生率降至1%以下。

安居日子美

炎炎夏日,当记者来到叶集区三元镇王店村境内时,笔直的村道主路段两边风景树郁郁葱葱,翠*滴,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呈现在视线里:农民文化健身广场开阔适宜运动歌舞,一堵堵文化墙五颜六色、内容丰富,一幢幢格调新颖的居民楼整齐排列,还有景观塘畔垂柳依依……

在叶集区每一个村子,都可以看到6.5米宽的硬化道路,刚刚通车的便民公交时不时奔驰而过。“过去坐车到区里只能坐农班车,又贵又挤,还不准时。现在公交车站就在街边上,到区里只要1元钱,就是坐车到六安市区也只要2元钱,便宜又方便。”这里的村民告诉记者。

63所新建、改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67条250公里农村道路拓宽硬化,村村通公交全覆盖……这些数字无不折射出叶集区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叶集区通过村级活动场所、道路、卫生室、公交、义务教育、光伏电站、电商、信息网络、扶贫工作队、结对帮扶十个方面的全面改善,力争让贫困户在家乡过上好日子。

荒山产业兴

记者来到叶集区平岗街道尧岭村,尧岭村是叶集区贫困村之一,位于叶集区平岗街道东边,全村总面积14平方公里,下辖18个村民组,730户,3175人,全村2014年初建档立卡贫困户213户,贫困人口646人,贫困人口发生率20.2%,2014年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村。2017年初贫困户115户,贫困人口303人,2017年通过省第三方评估顺利脱贫103户,269人,目前剩余贫困户6户16人。

尧岭村原本多是荒岗,交通不便,种植作物收益低,多年来一直荒着。当地政府依托江淮果岭资源优势,由村集体和贫困户共同筹资建起了果园,如今桃园总面积6379亩,总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先后培育“丰硕园”、“圣天丰”等6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引进优良品种油桃、黄桃、冬桃。尧岭鲜桃因果质好,外形美观远销广东、上海、北京、东北、新疆等地,桃园共使用贫困户务工3000多人次,其中稳定就业贫困户52户113人,每年直接为贫困户带来人均收入6000至8000元,强力助推贫困户脱贫,实现大户龙头带动作用。当地创新采取“社会众筹,爱心认领”的扶贫销售模式,由社会爱心人士、企业按照每棵138元到258元不等的价格认领各类果树,果实成熟时,既可由认领人亲自采摘,也可委托贫困户采摘邮寄。爱心果林给尧岭村的贫困户带来巨大的收益。从2012年开始发展水果产业,当地贫困户参与到种植管理。在2018年推行的爱心果林模式中,这些贫困户都尝到了甜头。

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尧岭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成立硕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大棚蔬菜扶贫基地,基地坐落于尧岭村叶庙组境内,总面积115亩,以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为主。基地采用“政府产业扶贫项目+合作社+企业+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由村干部发起,33户贫困户(69人)参与,成立了硕丰种植合作社。总投资139.8万元,其中村集体投入120万元,33户贫困户投入19.8万元(每户投入6000元),所得收益按照投资比例分红。在对口帮扶单位教育局的联系指导下,基地由皖西当代中专学校负责投资生产。生产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全部供应给皖西当代学校学生食堂。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叶集区以“江淮果岭”为平台,实施特色产业增效行动,通过推广“产业+就业+金融+旅游+消费”扶贫模式,让贫困群众通过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置换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盛果期果园经营权,跟着大户学技术,以自主经营果园、空闲时间在基地务工等方式,实现脱贫增收。据了解,近年来,该区建成“江淮果岭”核心区2.5万亩,辐射带动5万亩经果林产业扶贫基地。“江淮果岭”直接惠及该区500余户贫困户,每户年均增加收益4000—12000元。

脱贫组合拳

叶集区在农业农村发展工作中,坚持产业扶贫,以生态特色产业为主,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整合扶贫资源,形成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扶贫格局。

经过近年来的精心培育,全区各村现已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品”工程。在三元镇,目前,全镇现有正常运营的农村专业合作社31家,家庭农场35家。其中,具有带动性的特色产业有龙元稻田养虾、新塘罗氏沼虾、沣桥农业现代产业园、又塘吊瓜、祖师庙瓜蒌等,为全镇产业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产业扶贫至少带动了一半以上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三元镇大力发展以特色农业为主的产业脱贫项目,努力打造“一村一品”工程,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投资入股、土地入股、经营权流转、代耕代种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参与,努力打造产业扶贫“多元化模式”。目前,全镇已初步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的良好局面,产业发展生机蓬勃,贫困群众造血能力不断增强。

产业是区域经济的“发动机”,是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如何帮助农村发展产业?叶集区进行了深入探索,并摸索出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探索合作路。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扶持群众抱团合作,叶集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引导区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开展合作,促进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如该区三元镇鼓励当地粮油企业与稻虾养殖合作社“联姻”,加工生产生态绿色无公害虾田稻米。

开辟特色路。结合各村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培育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形成龙元稻田养虾、双塘吊瓜、尧岭鲜桃等一批特色产业。积极开发赏花骑游、鲜果采摘、休闲垂钓、农耕体验等特色乡村旅游,打造了桃花梨花艺术节、三元农耕文化节等品牌节庆活动,年吸引游客近十万人次。加大对土特产品研制包装力度,形成空心挂面、武妹蜂蜜、平岗鲜桃等一批特色旅游商品。

拓宽市场路。推动线上线下销售融合发展,帮助农户建立与本地和周边地区批发市场、企业、超市等的购销关系。以桃、梨产品为试点,创新实施“众筹”消费扶贫模式。加快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引导优质农产品入驻“农村淘宝”“邮乐购”等电商平台,为产品设计品牌LOGO、品牌文化、品牌包装,拓展农产品销路。(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余尚流 袁洁)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