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筑巢引凤谋发展 兴业活村促脱贫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金寨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9-05-21 14:44
字号: 下载 打印 收藏

 

近年来,六安市金寨县试点实施以“人才回归、资金回流、创业回乡”为主要内容的“能人回归”工程,动员外出创业能人回村担任名誉书记、创福公司董事长,帮助各村发展特色产业、兴办经济实体、推广致富技术,为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增添重要骨干力量,较好形成了“用一个能人,兴一个产业,活一个村庄,富一方百姓”的发展格局。

用心打好“乡情牌” 搭建桥梁促回归

利用春节返乡契机,以村为单位开展走访座谈、调查摸底,摸清在外创业人士基本情况、行业背景和回乡意愿,在此基础上建立外出能人信息库,截至目前全县共收录外出能人224名、70%村至少有1名能人。利用金寨在外创业者协会人才集聚优势,开展有针对性谈心沟通和思想动员;运用电视台、先锋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外出能人回报桑梓、反哺家乡典型事迹,不断激发外出能人回乡创业、投资兴业热情。上海创业者协会常务副会长林涛、广东创业者协会副会长李德全,在了解相关情况后,主动向协会党委汇报回乡意愿,被协会党委分别推荐到斑竹园镇斑竹园村、麻埠镇桂花村任职。采取专项考核方式,全面了解回归能人政治素质、发展意向和群众口碑等情况;打破地域限制,采取“双向选择”、跨村任职方式,引导回归能人合理选择任职村,实现回归能人资源统筹利用、优化配置,确保能人作用发挥。

用心打好“创业牌” 产业致富促脱贫

坚持将回乡投资创业、发展村级产业,作为回归能人核心职责,明确要求制定任职工作计划、产业发展规划,并利用资金、人才、技术等优势,带头兴办经济实体、推广致富技术、解决群众就业、兴建公益设施、倡树文明新风,真正实现以产业兴旺带动群众脱贫、乡村振兴。能人李德全回村任职后,先后投资180万元建立茶叶生产基地、“六安瓜片炒制中心”,打造“老山头”电子商务示范街,形成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和茶文化旅游“一条龙”产业链,带动周边20余户群众就业脱贫。外出创业能人、“全国十佳农民”童维新,在其任职的果子园乡白纸棚村,引资6000万元创办石沁泉水公司,投资48万元成立新农梦生态农业开发公司,带动46名群众年增收8000元,村集体入股年分红10万元。能人周其松回家乡楼房村任职后,自筹资金建设精品民宿、打造“银杏山庄”,带领村民组建乡风文明文艺队伍、举办银杏旅游文化节,使特色银杏旅游成为沙河乡一张靓丽名片。

用心打好“待遇牌” 关心激励促履职

坚持“靠能人兴村、靠待遇留人”,通过给予政策、政治、经济、荣誉等方面待遇,激励能人认真履职、安心创业。在政策待遇方面,明确回归能人享受县内招商企业同等待遇,在土地使用、证照办理、税费减免、贴息贷款等方面予以支持和倾斜,大力扶持创办新兴产业、组建专业合作社。在政治待遇方面,明确回归能人与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签订聘任协议后,除担任村名誉书记、参与重大事项决策外,还挂任所在乡镇党委委员;县里为任职村增加1名村干部编制,为能人搞好协调服务。在经济待遇方面,明确回归能人工资待遇比照县委组织部直管村书记执行,每年给予任职村20万元办公经费。在荣誉激励方面,明确回归能人年度考核为“称职”以上等次、作出突出贡献的,优先列入党内表彰、推荐担任各级“两代表一委员”。能人童维新回村任职后,主动申请成立石沁泉水公司党支部,实现企业发展和党建工作双促进、双提升,在其带动下,金果园公司蔡家胜、恒发家庭农场金诗浩、双峰寨旅游公司李升富等一大批能人回乡创业。

用心打好“服务牌” 栓心留人促扎根

坚持将服务能人作为“暖心工程”,通过关心关注思想动态、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确保能人扎根老区、服务基层,做到安心、安身、安业。实行领导联系制度,明确1名县领导、1个县直单位和1名乡镇班子成员牵头联系1名回归能人和所在村,定期开展实地调研、走访座谈,协调解决能人在政策、项目、资金以及日常工作、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县委组织部牵头召开能人、乡村和扶贫、财政、农业、招商等部门有关人员参加的联席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交流推广经验、研究推进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建立服务保障制度,县委组织部建立能人档案,通过走访了解、开展考核,对回归能人实行动态管理;有关乡镇和村负责日常教育培训和管理,统筹做好能人办公场所和食宿安排,同时明确1名专职联络员,进行日常工作对接和协调服务。

 

 

标签:
关联信息